第二十一章 对刘沐阳的考核-《我的脑中有根弦》


    第(2/3)页

    好吧,即便他是自学成才,但能达到让世界顶尖物理学家刮目相看的地步?还十几位专家联名邀请?怎么听像是天方夜谭。

    但事实胜于雄辩,王凤得可是亲眼看到了那封邀请函,上面还有几个印章,直接发到了宋市长手里还能有错?

    刘沐阳看了对方一眼。

    “齐所长,前天我跟你并没有开玩笑,我的确是辞职了,这回你相信了吧!还有,替我向王春东说一声,他那个水平当个主任已经很不错了,希望他以后能少一些溜须拍马,虽然对社会没什么贡献,可起码能做到无愧自己吧,好了,齐所长,我的档案会有人接收的,你就先帮我保管一阵吧。”

    刘沐阳拿着邀请函回到家,给孙守信教授打了个电话,对方告诉他华夏大学的审核组明天就到,希望他能先见见对方,然后再来西南省。

    其实这封邀请函很出乎刘沐阳的意料,他没有想到对方会邀请他到开天项目基地,自己妻子应该比自己还感兴趣吧。

    当然,刘沐阳也提出了带上明佳月,对方立刻同意,别说是明佳月,就是带上父母也没问题。

    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审核组终于到了,从首都到天阜市其实并不远,七百多公里,坐高铁三个小时就到了。

    刘沐阳租了一辆私家车将三个人请到了家中。

    华夏大学是国内最好的大学,综合水平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即便三个人只是三十五六岁的副教授。

    说实话,这次三人到天阜市考察刘沐阳纯属无奈,从心底就没当一回事,只是因为孙守信在华夏大学理学院地位太高,他的话就是校长也得听从,但一个自学成才的人水平能高到什么程度?

    三个人,带队的叫做李峰,是理学院的副院长,三十六七岁的样子,是一个南方人,普通话说得不太好。

    “小刘呀!你怎么认识的孙教授呢?”

    刘沐阳的事情在理学院引起了很大争议,对他提起审核程序完全是孙守信教授的提议,其他人完全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华夏大学可不是那些三四流的学校,这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很多人都是华国近代史中声名显赫的人物,即便是当代,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各个领域内顶尖的人才都有不少,天阜市有三百多万人口,每年高考也就只有五六个华夏大学的名额。

    高考如此严格,老师的招聘自然更加严格,本科和研究生的学历就不要想了,就是博士学位也得经过层层考试,最后由几位专家级的老师进行面试后才能成为华夏大学的老师,毕竟经过严格选拔才能保证师资力量的强大,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除了正常考试外,学校也有另外一个途径,那就是特聘,主要是针对那种拥有超强专长的特殊人才,这些人才可能并没有太高的学历,但学历不代表能力,有的人压根就不在乎学历。

    特聘制度算是华夏大学的传统,来自于在大学创建的早期,那时国家危难人才奇缺,大学担负的不仅是人才的培养,还有振兴国家大业的重任,为了加快培养人才,学校在社会上广收人才,很多封建社会的人才都被招收进来,这些人哪里有什么学历?

    但就是这些人,为华夏大学和国家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最终也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所以特聘制度也被流传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