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他们又不是张巡-《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2/3)页

    俞金鏊看着低头的十几个军官满脸铁青,他已经把自己的态度表明了,决心死守襄阳城,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跳出来劝他南下。

    这罪魁祸首便是他现在目光所视的这两个人。

    “军门冤枉卑职了,卑职这是一片忠心啊。”

    “是啊军门。卑职都是出于一片忠心一片公心啊。”

    两个军官再次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虽然无非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存有用之身好为朝廷效力之类的话,但被这俩人变着法的说,却叫人不觉得老套,这也是一种本领了。

    “还敢嘴硬。你们自己胆小如鼠就罢了,牵连那么多的同僚下水,不就是自持法不责众么?”俞金鏊脸上全是森冷杀意,“来人呐。将这两个无胆鼠辈给我拖出去斩了。”

    几个亲兵扑上拖着竭力挣扎叫嚎的两个军官就带下了堂,很快两声凄厉的惨叫响起。

    俞金鏊目光森冷,耍嘴皮子他的确有些不如那俩个怂货,但他就不跟他们耍嘴皮子功夫。

    劝他弃城南逃,难道弃城南逃就是生路吗?

    贼逆的主力就在长江边,没了这襄阳坚城,大军又一路南逃军心涣散,届时只需要被贼逆拦头一击,这上万军力就败得毫无意义了。

    俞金鏊是从军入伍几十年的老人了,他的军事素养告诉他,这个时候自己就是率军弃城南逃,也逃不过陈军的围追堵截。反倒是襄阳城内更为安全。

    这里有坚固的城防,有宽大的护城河,有粮食有军需,只要军心稳固,如何不能长期坚守?

    而且襄阳城作为鄂北门户,这里的军事意义更大。

    只要他死死的卡在这,陈军就打不通汉江,甚至整个江北陈军都占不牢稳,同时还能吸引陈军的兵力,牵制陈军的脚步,为朝廷筹集兵力争取更多的时间,可谓一举多得也!

    俞金鏊是绝不会逃的。

    哪怕他等不到来年朝廷大军重新杀回襄阳就兵败城破,死无葬身之地,那也死的值得,死的有意义。朝廷是绝不会忘了他的贡献的。

    俞金鏊想的很明白,他都快古稀之年了,就是死也不亏了。而能如此的为朝廷效忠一场,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光朝廷事后的抚恤就能为他的子孙们镀一层金身,让他俞家数代荣华富贵。

    那般的他就是死了也是绝对值得的啊。

    但是他忘了一点,他的死固然是值得,他手下们会不会也都觉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呢?

    满清朝廷会追谥俞金鏊,会给俞家隆恩重赏,会让俞家数代人荣华富贵不绝,但其他的人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