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万里之外-《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2/3)页

    王经隆现在正是被任命为鄂北总管,孟灿则被调去了解州——也就是后世的运城。

    之前说了,王经隆更多是一个古典时代的将领,不是说他领着一支拿了火枪火炮的军队,那他就是近代军人了。

    军队中办的培训班、夜校被不少士兵视为畏途,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十分渴望的,中国人对读书认字本就有根深蒂固的推崇。

    但大体上士兵们是学不进去的。

    他们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学不好。

    可现在大家的学习热情就空前提高了。

    因为学习文化与你的待遇军衔直接挂钩了,学的还是在部队里头有很大用处的知识,大家自然就肯学了。

    所以这个冬天,陈军虽然没有进一步对外出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军事政治上却都有所加强,里里外外全得到了一定的强化。

    也是在这个时候,万里之外的南洋终于传开了赵家造反的消息。

    不过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阿尔廷是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看着手中的消息陷入了沉思。

    虽然今年来巴达维亚的中国商船突然间少了很多,但他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哪怕因为云霄帮造反,满清对沿海的各港口施行了更为严格的把控。这是为了防止有不法商贩与赵家暗通曲款。

    满清的封锁加上赵家的封锁,可不就让绝大部分的商船只能沉默了么。

    “我认为我们应该派人与北面的中国皇帝接触一二。”阿尔廷挥舞着手里的消息,这是清两广总督富勒浑寄来的信,富勒浑需要军火,大批的军火。只要荷兰人愿意提供,价钱不是问题。

    “虽然我们的实力还远没有恢复到可以全面对赵氏展开报复的时候,但我相信我们能给大清帝国带来绝大的帮助,同时为我们自己赚取大量的利润。”

    会议立刻就同意了阿尔廷的提议。给赵家制造麻烦这是巴达维亚的政治正确,没人会在这件事上说不的。

    “那么我希望能够尽快见到五千杆步枪和五十门左右的火炮。各位先生,我认为这个数字并不难凑到。”

    虽然这么做肯定会影响到巴达维亚的军事实力,但军火历来都不是衡量巴达维亚强弱的标准,荷兰本土的麻烦才是困扰着所有人的大麻烦。

    英国人太卑鄙无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