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教育问题-《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3/3)页

    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张煌言虽然心中同情儒生,认为儒生的务虚是能够通过引导变得务实的,但是张煌言知道推进全民教育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

    华夏百姓自古就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家族都会全力支持子弟读书,只不过在官本位的思想下,读书的目的在华夏发生了扭曲。

    嘴里喊着读书明理,心里却想着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要想改变百姓对读书的看法,不再一心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就必须要扩展读书的应用。

    “王上!自古读书人为了都是高官厚禄,所有人都读书,难道所有人都去当官吗?那些读了书不能当官的人,他们会不会心存不满?”

    “苍水先生!即使不推行全民教育,读书人都能当官吗?全民教育是为了开启民智,使得百姓不再愚昧无知。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让我华夏子弟多学一些其他知识的原因,即使当不了官,也能凭借学堂里学到的知识,谋求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职业。

    数术学得好的可以继续深造,研究更高深的数术,就算不能继续研究下去,也能去找一份账房的职业,养家糊口不是问题。

    格物学得好的可以继续深造,研究天地之间一切运行的规律,破解宇宙的奥秘,就算不能继续研究下去,也可以进入工厂做一名技术员,说不定哪一天就能研究出一项可以改变人类发展的技术。

    其他的科目也是一样,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筛选,选出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只有当官这一条路。

    总之,我们不能总是认为只有当官才最有出息,在承天府一个工匠若是做到超级大匠,他享受的待遇比工官还要高。

    超级大匠虽然不是官,却享受官员的待遇,这样的待遇难道还不能吸引年轻人投身于实学之中吗?”

    张煌言没想到郑经现在就已经将工匠的地位拔的如此之高,将工匠地位拔高那就意味着未来工匠代表的实学必然会在郑氏的地位会水涨船高,未来儒生的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工匠所代表的的实学。

    实学的成绩是看得见摸的着的,而儒学却是虚幻的,将来儒学不进行改变,必然会被实学所取代。

    张煌言此刻的心是无比慌乱的,他很想恳求延平王能够给儒学一条生路,可是他却知道延平王没有做错,是儒学自己太不争气,在自己最强大的时候,竟然能够被关外一个蛮夷部落掀翻。

    怀着这样沮丧的心情,跟着郑经来到了崖州,工官衙门下属的工匠正在安远河上指挥着招募来的苗黎劳工筑坝修建水车,这些水车提供的动力将会带动纺织机械运转。

    如今的崖州城外的安远河边就是一座大工地,除了在建的棉纺工厂之外,还有一座大型的商品交易市场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

    一旦建成之后,崖州将成为华夏对外贸易的窗口,所有的国家只要是缴纳了入关关税,都可以到崖州进行交易。

    当然华夏商人也可以将货物运到旧港、爪哇等地区交易,华夏商圈之内的贸易可以自由流通,只要照章纳税,官府不会横加干涉。

    由于距离的原因,郑经等一行人抵达崖州的时候,从满剌加起航的第三舰队还没有到达崖州,趁着这个难得的闲暇时间,郑经带着老婆孩子,好好地崖州的沙滩上享受了一回天伦之乐。

    快两岁的闺女,在崖州洁白的沙滩上来回撒欢,玩儿的不亦乐乎。唐婉儿腿脚不便利,只能看着郑经与闺女还有锦瑟在沙滩上疯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