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西岭雪一回一回解红楼》


    第(1/3)页

    海棠诗社

    第三十七回大观园起诗社,写得妩媚风流,宛转俊逸,是我自小最爱的一章,做梦都想着有那样一群玩伴陪我吟诗作赋,评古论今。

    诗社发起人乃是三姑娘贾探春,这也是探春的第一次崭露头角,为将来的“兴利除宿弊”埋下引线。

    巧妙的是开篇先说贾政点了学差,虽然三言两语收结,然而起笔已使得园内园外有了两重天地。

    学差,又称学台,学政,古代学官名,专管科举教育的,与巡抚、巡按同属正三品。

    贾政以员外郎之位点了学差,去外面负责男人们的科举考试了;而女儿探春则做了大观园的学差,发起海棠社,办起女儿们的诗词在赛了,岂不有趣?

    正如探春书帖中所云:

    “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耶。”

    此处连用了两个典故,前面是说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东山寺创立白莲社,是佛教净土宗最初最有名的结社,曾经书招陶渊明,所以此处援引为典;后面是说大诗人谢安曾经隐居东山,与王羲之等名流高僧偕游山水,聚会言咏。

    此处连用两个晋人典故,再次表现出作者对于魏晋风流的仰慕。而探春以花笺招众人的行为,本身就充满了诗性:一则效仿慧远法师书招陶渊明;二则使用了才女薛涛所制花笺,骈散相间,写得清丽潇洒。其文,其笺,其行,其议,无不雅极韵极!

    她且说:“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可见是给每人都写了一封花笺,内容大同小异,文中只选了宝玉“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的一封为例,是与后文写晴雯取碟子及探春房中布置遥遥相映,十分巧妙省笔。

    更重要的是,这段文字也再次与宝玉的人生哲学相照应,表现了他不爱功名却喜爱诗词的天性。起诗社,宝玉最为兴奋,呼吁说:“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

    ——原来这才是宝玉心中的正经大事!而众人各自取号时的言语,更让人不能不想起“竹林七贤”的典故来。

    在宝钗等眼中,科举取仕为官作宰才是经济学问,而在宝玉眼中,像陶潜、阮籍那样闲云散淡一辈子,才叫作不负此生!

    众人各自取了号,又议定了开社周期,探春快人快语,当下便要先开一社,请李纨出题,迎春限韵,惜春监场——都只是一句话的事儿,其实这三人并没有做什么,但却各派了差使职衔,让每个人有个名份,此为探春会做人处,益发看出其管理之能。

    于是李纨命以白海棠为题,迎春限韵,书中写得特别详细:

    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这位二小姐难得亮相,却事事都显得这么没主意,限个韵都是让丫环随口说个字定韵,又在架上抽本书随手一翻,是首七律,便让大家做七律——只是一件极小的事,也是听天由命的做派。
    第(1/3)页